2025年10月27日晚,材料学院陈金伟院长在南区2号楼220报告厅为25级精细化工专业本科学生、高分子专业专科学生及入党积极分子讲授思政第一课,以“救亡图存—工业化奠基—制造升级—民族复兴”为脉络,展现职业教育与国家命运的深度绑定。

课程伊始,陈院长以抗战时期四大兵工厂为切入点,讲述材料加工、武器制造等早期实践,阐明职业教育在烽火岁月中为前线快速培养技工、护士等实用人才的“救亡图存”使命,让学生理解专业“实用导向”的历史渊源。建国初期篇章,通过鞍钢模式、156项工程配套培养及哈工大技术人才培育案例,生动呈现职业教育培养的“工匠”如何炼出第一炉钢、生产首批合格化工产品,撑起新中国工业化脊梁。
改革开放阶段,陈院长强调职业教育体系化、规范化发展对中国智造的支撑作用,指出其批量输送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中国制造升级路径同频共振。进入新时代篇章,他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,聚焦新材料、高端制造领域,引用新华网关于“职业教育成为驱动科技自立自强智慧引擎”的论述,明确专业人才在产业升级中的使命担当。
本次课程以史为线、专业嵌入,将兵工厂技工培养、工业化材料生产等历史场景与材料工程知识紧密结合。陈院长在总结时勉励学子:“职业教育始终与国家战略同呼吸,希望大家从历史中汲取力量,以材料专业能力服务制造强国建设”。课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本次课程深刻认识到材料相关专业的价值指向,将以“大国工匠”精神为指引,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